
向同学们讲解武当山。
博物馆作为向公众开放的常设机构与文化窗口,承担着宣传教育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一直以来,十堰市博物馆致力于为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打造“十博课堂”,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社会教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11月1日,十堰市博物馆社教人员带着新开辟的课程“十博课堂之仙山琼阁武当山”来到了市柳林小学,这是继“我们从哪里来”、“宝宝爱恐龙”、“长大我要造汽车”后的又一新的课程。课程主要以ppt的授课方式,分为了“武当山的概况”、“玄妙宏伟的古代建筑群”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三个部分向同学们做到介绍。在介绍到武当山古建筑这一重点部分,社教老师专门带来了中国特有的古建筑结构“斗拱”的模型,让同学们近距离的触摸,自己动手感受用榫卯拼插而成的斗拱,从而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武当山古建筑的神奇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武当山古建筑群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课程的最后,社教老师把主题上升到文化遗产的保护,让同学们对文化遗产有一个深刻的概念,呼吁大家都要保护文化遗产,并把它传承下去,只有尊重历史,才能造福今天,从而开创未来。课程的整个过程一改生冷的知识灌输模式,通过生动的讲解和提问互动形式让同学们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同学们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度过。

社教老师和学生们互动。
十堰市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学校开展广泛合作,设计相应的课程,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在寓教于乐中让孩子们与文物对话,与历史对话,培养孩子们对博物馆、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同时进一步带动博物馆的人气与活力,提升十堰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徐磊)